河南省本科高等學校智慧教室建設指南(試行) 二維碼
675
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智慧教學的實施意見教高〔2020〕444號 2020-11-18 14:52:55.0 【瀏覽字號:大 中 小】 來源:教育廳辦公室 各本科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省教育廳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教育”的實施意見》(豫教科技〔2019〕113號)要求,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現就進一步推進本科高等學校智慧教學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改革為重點,以智慧教學環境建設為保障,深化本科教學改革,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打好打贏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ǘ┗驹瓌t 1.堅持育人為本。以培養學習者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根本,加強教學信息化建設,引領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態,不斷激發學習者的學習潛能,提升學習者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堅持融合創新。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變革的內生變量作用,探索基于新技術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提升教師的信息化能力,實現新技術與教育教學從深度應用向融合創新發展,構建以學習者為主體,開放、共享、交互、協作、泛在的智慧教學新生態。 3.堅持分類推進。根據各類高校的特色優勢,明確不同建設重點,統籌做好智慧教學的頂層設計。充分發揮試點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鼓勵各高校積極開展教學理念、教學環境、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資源建設、教學評價與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創新。通過分層指導、分類推進、分步實施,鼓勵高校形成各自特色,加快提升智慧教學建設效益和應用水平。 4.堅持應用驅動。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標,更新教學理念,以解決實際教學應用為核心,突破技術性的要素框架,變替代性應用為創新性應用,實現智慧教學在課堂教學主戰場和廣大師生中的普遍應用。 二、主要內容 (一)建立規范標準。制定符合高校分類發展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學方式方法、智慧教學評價等規范和標準,定期開展智慧教學建設和應用效益評估,加快相關規范標準的應用推廣。 ?。ǘ┘涌熘腔劢虒W環境建設。加強智能設備應用,推進教室、實驗(訓)室、實踐基地等教學場所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積極探索與推進基于移動終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教學環境建設,保證教學理念、教學環境、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資源建設、教學評價與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有效開展。 ?。ㄈ┘訌娫诰€教學資源建設。以在線開放課程、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等建設為重點,建設省級一流課程管理服務平臺;推動高校廣泛使用國家級和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建設校級優質在線開放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及拓展性課程資源。鼓勵跨校共建教學效果好、受益面廣、開放共享度高的教學案例庫等資源。加強新形態教材建設,鼓勵開發建設一流專業課程相關的數字化教材。打造一批省級在線教學名師課堂,積累優質在線開放資源。 (四)推進課堂教學創新。鼓勵高校利用信息技術重塑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優化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強化師生互動,推動教師利用微課、慕課等多種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創新課堂教學。推進智慧教學工具的廣泛應用,加強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充分發揮虛擬仿真技術的優勢,不斷提高實驗實踐教學效果。加強智慧教學研究,積極探索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要求的課堂教學新方法、新模式。 ?。ㄎ澹┨嵘處熃虒W能力。實施教師智慧教學能力提升工程,加強課程設計、資源開發、課堂組織、學習檢測、學業評價等教學能力的培訓,將智慧教學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培養培訓必修學時(學分),作為教師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推動教師利用智慧教學工具開展教學應用,大力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以本科高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大賽為抓手,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課堂的融合創新,推動教師更新觀念、重塑角色、提升素養、增強能力。 (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優化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信息技術應用與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學習機會和學習內容,提升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實踐能力。構建更加便捷的網絡環境,積極推廣智慧學習工具,為學生開展智慧學習創造有利條件。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融入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指導與幫助,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 ?。ㄆ撸﹦撔陆虒W評價方式。加強智慧教學過程中的數據采集與分析,面向學生個性化學習以及深度學習的需求,建立和完善智慧教學質量標準,嚴格課程學習、評價的標準和程序,注重“教”和“學”雙向評價相結合,注重在線教學評價和線下教學評價相結合。利用信息技術和平臺,使用多樣化、開放性的評價方法和手段,讓評價過程可視化、數據化,全面評價教學效果。 (八)實施示范引領工程。圍繞破解智慧教學工作的關鍵問題,啟動實施智慧教學示范校、示范專業、示范課的建設工作,深入探索在信息化條件下實現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精細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的有效途徑。開展智慧教學優秀成果評選展示活動,遴選匯聚一批優秀智慧教學案例、管理案例和服務案例。加大先進模式、成熟經驗應用推廣和工作典型的宣傳表彰,發揮引領輻射效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教育廳負責統籌規劃,制定宏觀政策,加強工作指導,制定標準規范。高校是智慧教學的實施主體,要明確分管領導和責任部門,建立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合力推進的機制。省教育廳將成立高校智慧教學指導委員會,建立智慧教學聯盟,為全省高校智慧教學工作提供咨詢和指導。 ?。ǘ┘哟蠼涃M投入。高校要設立智慧教學建設資金,專項推進高校智慧教學建設工作。引導和鼓勵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參與高校智慧教學建設,加強推進第三方平臺優質教學資源應用,實現多元投入、協同推進。 (三)完善督導考核機制。省教育廳將把智慧教學工作納入本科高校教學業績考核,納入高校校(院)長年度述職測評。建立健全高校智慧教學發展水平評價機制,組織開展水平評測,定期發布智慧教學發展報告。 ?。ㄋ模┨嵘夹g服務水平。建立便捷高效的智慧教學技術服務支撐體系,充分整合學校資源,利用相關企業專業化服務的優勢,組建信息化運行維護隊伍,為學校、師生提供服務。建立健全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機制、智慧教學安全運行保障機制。
文章分類:
行業動態
|